大公网

佛教频道 > 菩提路上 > 佛教时评 > 正文

热闻

  • 图片

培养佛教文化人 突破“人间佛教”瓶颈

2013-09-17 14:31:00  来源:佛教观察

三、“从心开始”的哲学革命

  “唯心净土”,是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佛教界内外的理论建构,成为当代“人间佛教”实践的重要思想来源。佛教在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构建和谐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识。佛教对人类世界的积极作用,是通过最根源性的转变人心开始的。

  《维摩经》“心净则佛土净”的主张,建立在对世间和人生的批判基础上。由于众生的烦恼,即精神上受到不良欲望以及知性上偏见的扭曲,造成错误的行为,由此带来相应的后果,形成痛苦的生命状态及其依存的环境。这种起惑、造业、受苦的“不净”状态,可以通过内心的变革进行转换,把痛苦迷茫的人生,转向为清净神圣的人生。藉由生命主体从凡到圣的转变,带动生存环境从染到净的转变。这里的关键在于菩萨行者广度一切众生的愿心,教化众生整体清净,从而创造清净理想的国土。

  2006年4月在杭州和普陀山召开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根据中国佛教“唯心净土”的传统,提出了一个划时代的口号:“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会议通过的《普陀山宣言》指出:“佛教之道,绵绵不绝,究其根底,在明心见性,自净其意。心为诸法之本源,若人人修心正心,扩展胸怀,放大心量,熄灭贪、嗔、痴,由个体而家庭而小区而国家而天下,则心净国土干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这个主题,使《七佛通诫偈》、《维摩经》等表述的佛教精髓,同构建和谐世界这个当今人类的共同愿望,获得最佳的契合点。

  如果说“宗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提法,解决了上个世纪文革结束之后宗教存在的政治合法性问题。那么本世纪提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则在哲学高度上奠定了佛教存在的神圣性基础。“和谐”,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和而不同”,即在政治、宗教、学术等构成的社会共同体中,承认佛教与世间不共的主体性和宗教品格。而“从心开始”,在以唯物主义为国家哲学的中国,由官方主办的论坛提出“心”的主导意义,其哲学上的革命意义不言而喻。它亦有“觉今是而昨非”、“重新开始”之意。“从心开始”,走向何处?《普陀山宣言》提出的三个面向,为佛教在中国和国际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提供了极大的腾挪空间。

  心净国土净: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举凡资源、能源、环境等事关人类生存的紧迫问题,佛教能够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心安众生安: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于民生问题、社会稳定、政治体制改革、政教关系,教团体制及居士组织等课题,佛教理应像维摩居士当年“游诸四衢”、“入治政法”一样,起到化世导俗的职能。

  心平天下平: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评论和平与战争、宗教间对话、文明的冲突与和谐等课题。佛教界可以后来居上,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立场。

  中国佛教的“唯心净土”思想,经《普陀山宣言》的阐释,在当代中国佛教复兴和文化重建中,站上一个新的哲学高度,并将越来越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识。佛教不仅仅提供个人安身立命和明心见性之道,佛教对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世界的和平,会提供相当多的思想资源。概括言之:

  一、以圆融对治极端。佛教是一个和平的宗教,面对越演越烈的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佛教对于维持世界和平,可以起到相当大的缓解矛盾、消融冲突的作用。

  二、以对话摄服大众。宗教与宗教和其它思想之间,靠武力解决不了问题,佛教从来都是以理服人,佛教将在对话中日益深入人心,走向世界。

  三、以慈悲消解矛盾。以佛教的慈悲精神,从事社会慈善事业,消解社会矛盾。

  四、以批判增进道德。在物质主义盛行、道德沦丧的现时代,佛教把社会批判引入更为根源性的对内心的批判,熄灭贪、嗔、痴三种最根本的烦恼。

责任编辑: 崔容菠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香港在线 中国 国际 军事 社会 言论 教育 图片 访谈 财经 产经 宏观 食品 金融 科技 娱乐 体育 明星 健康 女人 汽车 艺术 佛教 副刊 历史 电视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