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佛教频道 > 菩提路上 > 佛教时评 > 正文

热闻

  • 图片

培养佛教文化人 突破“人间佛教”瓶颈

2013-09-17 14:31:00  来源:佛教观察


二、中国大陆佛教复兴的态势和瓶颈

  中国大陆佛教在最近三十年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和日益融入世界文明体系。当前中国大陆佛教,正处在蓄势待发的复兴临界点。在物质层面获得发展的中国大陆佛教界,开始自觉地正视与海外佛教实质上的差距。当今中国宗教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也催生着佛教酝酿新的弘传方式。只有从因地入手,寻求突破发展瓶颈的经验和方法,才能从现实出发,找出中国大陆佛教自己的发展道路。

  早在上个世纪初,基督教改变在华传教策略,把重心从原来“向河里撒种”,转入文化教育界,占据人才高地,争夺知识分子。他们所成立的“学校教科书委员会”,后来演化为“中国基督教教育协进会”,其意义绝不限于培养神职人员的神学院,而是大力举办面向社会的教会学校及医院。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基督教在宗教传播上占尽先机,向广大农村和高等学府两翼展开。

  中国大陆的宗教版图重新洗牌,传统的儒佛道三教未来的发展空间面临空前严峻的局势。从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来看,在世俗世界与神圣世界两个领域,存在着相当吊诡的东西对流局面:

  在世俗世界领域,追逐物质利益,呈现由西向东流动的趋势。

  在神圣世界领域,寻求神圣意义,呈现由东向西流动的趋势。(基督教←藏传佛教←内地丛林精神)

  这种寻求神圣意义的趋势,反映着扭转当今中国大陆佛教的异化现状及神圣性危机的社会需求。

  所谓神圣性危机,即背离信仰核心,宗教乞灵于经济利益、政治权威和文化光环。于是,在宗教的政治合法性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之时,宗教的信仰合法性问题日益突现。

  所谓异化,表现为在市场经济与计划思想冲撞下,复兴中的大陆佛教表现为“法不归位”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政商力量对佛教横加干预及越俎代庖的“越位”,以及佛教界未善尽化世导俗功能的“缺位”。

  在号召正统宗教要与社会生活相适应,宗教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时候,很多地方把神圣的、清静的宗教引向了商业化、庸俗化的邪路。当佛教被局限于寺院范围时,“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短视政策及不当行为,使佛教受到的损害最为严重。信仰版图出现大洗牌,民众的信仰需求倾斜于外来宗教,甚至导致非制度化宗教的勃兴与外道邪教的泛滥。

  危机同时也是转机。当前信仰版图失衡的现状,在佛教内外,产生了法住法位、回归神圣的信仰根源的力量。承认佛教的主体地位,是佛教的社会基础得到加强的结果。我在一篇文章中[1]列举了佛教触底反弹的三大指标:1、网络为中国佛教的复兴和传播提速;2、知识分子拓展了全球化时代的佛教虚拟社区;3、本土民营企业对佛教事业的护持比重日益上升。

  在思想认识上,对于佛教在社会中的地位,不仅仅是单纯强调佛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是强调佛教的主体意识,回到佛教了生脱死、弘法利生的宗教本位上。如果说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佛教界和学术界的这种观念,还是不常见诸公开报导的微弱诉求,那么在新世纪,强化佛教的宗教品格和宗教归属感,不仅是佛教界自身的要求,也成为政府宗教管理部门的施政理念。社会对佛教的需求,使佛教的传播和教育,冲破了原来仅面向信徒的政策局限。在新的世纪,大学中成立了更多的宗教学专业和佛学研究机构。面向社会各种形式的佛教教育蓬勃展开,改善和优化了佛教存在的社会环境。

  在组织制度上,明确佛教团体作为非政府组织的定位,成为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共识。中国佛教不具备如基督教那样与社区紧密结合的教会,更不要说基督教青年会那样的组织,这在宗教管理制度的设计上,不能不说是一个败笔。引人注目的是,体制内的国立大学与民间力量相结合,建立起书院式的讲学机制,成为当前思想文化表达和传播的最佳平台。不仅推动刊物、教材和视听数据的发展,也蕴酿着具有现代管理模式的基金会一类学佛团体的出现。

  从世界宗教生态环境的大格局下思考佛教的发展走向,为更多的朝野人士所接受。佛教团体借鉴基督教的做法,开始跳出寺院的局限,把佛教的发展放在高素质的平信徒基础上。原来单极的寺院佛教,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由此促进中国佛教的平民化、制度化、公益化、国际化。

责任编辑: 崔容菠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香港在线 中国 国际 军事 社会 言论 教育 图片 访谈 财经 产经 宏观 食品 金融 科技 娱乐 体育 明星 健康 女人 汽车 艺术 佛教 副刊 历史 电视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