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方明:宗教公共外交的和平使命

 
  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斯总统拉贾帕克萨亲自迎接并举行欢迎仪式(美联社)

  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冲突却构成了人类的宿命。在人类追求和平的历史进程中,宗教和平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外交实践成为消弭不同文明之间的分歧,化解冲突和缔造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形式。察哈尔学会自成立以来就将促进不同国家和人民间的理解和互信,推动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作为宗旨,最近两年来积极推动的以中韩佛教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宗教和平活动就是典型的公共外交实践,已经成为学会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实践证明,将公共外交与宗教结合,已经成为人类和平事业发展的福音。

  2014年10月20日,笔者出席了韩国佛教主要宗派太古宗的中央金刚戒坛大法会,并受聘为韩国太古宗总务院总顾问和东邦佛教大学讲席教授。这一庄严的佛教活动得到了韩国广大信众和到该宗祖庭全罗道千年古刹仙岩寺游览的海内外游客的普遍关注,当天的大雨也没有动摇大家对信仰的执着以及对这一中韩佛教交流活动的热忱。活动的场景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引发了笔者对于宗教、和平与公共外交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回想笔者亲历的多次中韩之间的佛教交流活动,虽然每次活动的主题都有所不同,但是殊途同归,都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一方面这些活动传播了佛教真、善、美的宗教教义,让爱的理念和信仰的执着赋予中韩两国参加这些活动的公众以坚定的力量;另一方面作为跨越国界的宗教交流,这些活动不仅推动了跨国性的文化传播,同时也让宗教自身所蕴含的和平基因在中韩两国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得到生发,赢得了中韩两国越来越多民众的认可和支持,使宗教国际交流活动成为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东北亚的地区和平与潜在的可能性冲突的化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和平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虽然人类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消解冲突,实现和解,缔造和平,但是却始终无法改变理想与现实之间所存在的事实差距。古往今来,人类为了追寻和平而上下求索的脚步始终不曾停止,同时硝烟和战火也一直弥漫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不同时刻。

  冷战时期,两极对峙的格局掩盖了人类社会的诸多矛盾。冷战结束以后,原本遮蔽在冷战屋檐下的族群矛盾、宗教冲突、局部战争、恐怖主义等非传统的、多元化的冲突形式开始走向前台,不仅成为显性的存在,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以致有学者将全球不同的文明结构以宗教为基础进行划分,而提出了“文明冲突论”,力图解读后冷战时期的人类社会,以对人类自身的行为敲响警钟。在对该学说提出质疑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不同文明或者不同宗教之间因为内在规范与价值体系的差异,的确存在着冲突的可能性。甚至在某些语境中,宗教可能也会成为动员的工具,被某些极端群体利用,并进而被误读。

  宗教作为人类对彼岸世界构想的体系化意识形态与思维结构,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单纯就其价值体系来看,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引导人类向善的,并将近乎相同的真、善、美作为各自宗教体系的终极信仰。当今世界,虽然出现了诸多因宗教问题而引发的冲突、分离与分裂、恐怖主义活动甚至战争,但是这并不是宗教的本真,而是特定的群体为了特定的目的假借宗教的力量来实现一己之私的极端表现,是对宗教教义本真的歪曲和自我激化。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所说,“(出现这种后果的)问题与可兰经、摩西五经乃至圣经都无关。事实上,我要说的是问题并不在于信仰,而是在于信徒,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行为方式。……所有宗教的信徒之间都应该有关爱、团结、互敬的品格,并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法则。”作为一种信仰,宗教理应是这样的。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宗教活动早已随着人类活动的蔓延而成为世界性的文化传播与社会互动行为,甚至带有了越来越多的政治与安全色彩。不论是提升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还是救助饱受疾病困扰的患者,又或者是救援战争与冲突中的难民、自然灾害地区的灾民,甚至是斡旋战争与冲突,只要是有人类需要帮助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宗教志愿者的身影。而由不同宗教组织、非政府机构甚至政府组织推动的跨国宗教活动,也早已成为当前公共外交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赢得了不同国家、民族和区域广大民众的支持与认可,通过传播源自人类灵魂深处的善念,感化了越来越多个体的心灵,进而影响了他们的行为,推动了战乱地区的和平进程,提升了和平地区的社会发展质量,成为成功的公共外交典范。

责任编辑:张玺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