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学会的努力
自2009年成立以来,察哈尔学会希望通过整合民间智慧和力量,增强公民社会在国家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将自身打造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智库。成立之始,学会即选择了公共外交作为努力的方向,经过五年多的努力,目前的察哈尔学会可以说已经成为中国公共外交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符号。2014年初,学会又提出了建构和发展中国和平学的重要构想,推动国内的和平教育以及和平学研究。可以说,不论是对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创新,还是对人类和平事业的建构与拓展,都反映了察哈尔学会的成立宗旨,便是促进不同国家和人民间的理解和互信,推动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
五年来,察哈尔学会一直在为丰富公共外交的内涵而不懈努力,相继提出了城市外交、公司外交等新的公共外交理念,并将之付诸于实践。最近两年来,学会开始将以中韩佛教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宗教和平活动作为公共外交实践的重要形式来推动,组织和参与了若干重要和有影响的双边人文交流和公共外交活动,已经成为察哈尔学会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中韩两国在佛教传播与发展上可谓法乳一脉,佛教文化交流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而通过宗教交流来传播和平理念,有助于拉近两国民众的心理距离。最近几年来,中韩在宗教交流与合作方面也开创了诸多新的形式与途径,坚持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复合型路径。
应察哈尔学会邀请,反映1300年前新罗时代两位佛教大师元晓和义湘的故事的韩国大型佛教史诗音乐剧《双花别曲》在国内巡演一个月后,于2014年1月4日在全国政协礼堂降下帷幕。此次巡演吸引了相关城市的文化界、佛教界著名人士和观众的广泛关注,是新时期中韩佛教文化交流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境界,使跨越1600年历史的中韩友谊延续得到新的见证。而出席此次巡演活动的中韩两国佛教领袖也指出,这次巡演成功说明了重新建立东亚佛教交流史上的“黄金纽带”指日可待。
2013年9月,在笔者的推动下,“韩中佛教文化交流代表团”访问了甘南藏区,一方面增进了韩国佛教界对藏传佛教的认知和理解,消弭了长期以来存在于认知层面的误解,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韩中佛教界人士之间的思想交流,加深了彼此对佛教教义的共识。此外,察哈尔学会已经分别向韩国佛教曹溪宗、太古宗和真觉宗以及东国大学捐赠了《中华大藏经》藏文版全套232本,成为新时期中韩佛教文化交流的新见证。2014年10月28日,察哈尔学会还参与协办了以“实现生活佛教及实践佛教的理念”为主题的中韩佛教学术研讨会,共同探讨佛教在东亚社会发展与地区和平中的影响与意义。
目前,察哈尔学会已经与韩国的诸多重要智库、大学和佛教机构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会希望在中韩之间的佛教交流中建立起常设性的机制,以更好地推动中韩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拓展公共外交的实践领域与形式。
虽然人类社会依然不太平,世界上很多地区尤其是民族、宗教等重叠和多元的地区容易爆发冲突与战争,种族仇杀、宗教冲突、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离主义等甚至在有些地区已经成为常态,但是人类追求和平的脚步并没有停止。面对暴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以暴制暴是不可能获得长久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只有通过和平的手段,才能实现长期的稳定和发展。“和平是次序的和谐、正义的工程、爱德的成果”,心存和平之念,向善之念,爱人之念,以慈悲之心化人化己,让和平的理念深入内化到每一个人的心中,人类才可手相牵,心相通,其中宗教可以成为有效的纽带。
汤因比曾经指出,未来社会的生机源泉将来自于宗教,不过,宗教也必须不断发展以满足人类的新需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需要信仰的力量来凝聚社会共识,团结社会公众,对于人类和平而言,不同国家的民众团结在同一的宗教信仰之下,必然会产生积极的文化与文化认同,从而培植和平理念,助推和平进程。作为公共外交重要表现形式的宗教和平活动将成为实践宗教和平理念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公共外交与宗教的结合,可以说是人类和平事业发展的福音。
韩方明:本刊副总编辑兼编辑部主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创会主席。
文章来源于《公共外交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