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离从饮食开始 修行从吃饭开始

\
弘一法师说“淡有淡的味道,咸有咸的味道” (图片来源:资料图)

       文/智来

  吃饭,对我来说是一件费脑筋的事,几乎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想今天要不要吃饭,吃什么呢?

  虽然这两个问题持续地困扰我,但我还以为至少在吃饭这件事上自己是如法的,因为我被表象迷惑了。表象是我吃素,还不时辟谷,自认为守了五戒里的不杀生戒和不饮酒戒,饮食观是没有问题的。被困扰而不自知问题在哪里,这就是凡夫的特征吧。

  我从来没有观照过自己吃饭时的心行。其实只要一观照,问题就显现了,原来吃与不吃都是一种贪著。吃是对食物的贪,所以经常浸淫其中忘了适可而止导致过度饮食;不吃是对清肠的贪著,因为吃多了,需要辟谷清肠,清肠的目的是为了下次更好地吃。没有观照心行,也没有照顾好自己的胃,让它时而空转,时而超负荷运作。保持中道需要智慧,而走极端只需要鲁勇。

  所以就吃饭而言,我太投入在这一事件本身,而没有拉开距离去观察,更没有用佛法正见指导自已的饮食。其实关于这个主题,导师有《让吃饭也成为修行》和《吃饭的智慧》两篇开示。

  在前一篇里,导师告诉我们吃饭能否成为修行,关键就在于对待饮食的心态。吃饭时应食存五观,对在家居士来说,主要是以下四点:一、想着自己吃的每一口饭,会有许多人付出辛勤劳动,我不耕不织,在此享用,是否生起感恩之心。二、用餐时应该保持观照,不起贪嗔。如果合口味就贪吃,不合口味就心生烦恼,就被舌根所转了。三、把饮食当作治病良药。四、我们吃饭,是为了修行,成就佛道。这样的观想就是在提起正念。其核心有两点,一是远离贪著,二是端正发心,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吃。

  在后一篇里,导师说得更简洁。我们的身体是缘起的,吃饭是为了生存。所以要注意营养,但不必太多。应奉行中道的原则,远离纵欲和苦行两个极端。具体的,一是饿了才吃,这是个重要的前提;二是要有好心情,没有烦恼吃得开心;三是饮食要简单,保持食物原味。

  导师慈悲,这两篇文章从道理上、具体实操上都给了我们明确的指导。这两篇文章我以前读到过,为什么没有入心呢?原因就是我有设定,预设自己是没有问题的,使我对这个正见完全屏蔽了,这是多么严重的覆器啊。如果不是导师说的“在迷惑的系统里说一些觉悟的话”这句话刺痛我,我可能还在迷惑中自以为觉悟着。这次重忆关于吃饭的正见是因为我把对自我的设定放下了。

  接下来的这一周,吃饭再也没有困扰我,早上起来简单地喝点营养粥或苹果汁加谷类,中午是一成不变的素菜包和原味豆浆,晚上会吃点米饭和两三样时令蔬菜。原来吃饭就这么简单,不需花什么心思。最重要的是我现在吃的每一口饭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的确饿了,如果吃到一半差不多饱了,我便停下来,未吃完的食物放到下一餐。为避免浪费,晚餐会准备得少一些,即使少吃一口也饿不着。这样的实践,让我对自己的胃有了观照,能够敏锐地接收到它发给我的信号,也妥善地安顿了它。我没有比以前吃得更多或更少,只是平均了。从身体的整个循环来说,进出平衡了,身心也轻安了。

  我的同事会问我,你每天中午吃一样的东西,会不会厌倦。当我吃包子的时候,我便想着是大麦收割了,大麦需要阳光、空气、水。当我喝豆浆的时候,想着有人把豆子磨成了浆,那个人需要父母、老师,空气和水。每一件事物都彼此依存,继续以这样的方式去观察,就能在我吃的每一样东西里看到一切,又可以在一切中看到一。这样,我感受着食物的味道,但又不完全投入这个味道中。父亲在上海的每一个周末,我都会带他去吃做工精细的美食,同时我自己还是作以上的观察,我吃到了它的精致,淡雅的香味,体会到了融化在舌根的感觉,然而我的心不会粘着在上面。

  这时,我的心好像一位家长,我的胃和味蕾是孩子。我看我的孩子在吃,它告诉我味道好,我随喜它,它告诉我味道一般,我也随喜它吃完。我倾听孩子的声音,成为一个用心陪伴的家长。同时,我也成了观察者,我与食物之间有了一层距离,这个距离使我不会粘着它或讨厌它。慢慢地,粗茶淡饭、精雕细琢的饭菜于我差别不大了,也可以体会到弘一法师说的“淡有淡的味道,咸有咸的味道”了。

  一样是吃饭,带着正见吃,带着观照吃,总吃得欢喜。

  “于三有乐不贪著,为暇满义而精进”是《三主要道颂》里的一句偈子,是叫我们不要贪著在三界有漏的快乐里,为实现暇满人身的最大价值而精进修学。因为出离了对美食的贪著,使我对出离其他的三有之乐也充满了信心。对我来说,出离,从饮食开始。修行,从吃饭开始。

责任编辑:胡月冉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