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希望 喜读经典|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充满希望 喜读经典 第二季第二十五期

  本期主讲:《六祖坛经》

  主讲人:文化学者韩望喜

  六祖坛经 顿渐第八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然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毋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一日,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还为吾说。”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不言来处。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②。”对曰:“不是。”师曰:“何得不是?”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师曰:“汝师若为示众?”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净,长坐不卧。”师曰:“住心观净,是病非禅,常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也。吾所见戒定慧又别。”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听吾偈曰: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曰:“五蕴幻身,幻何究竟?回趣真如,法还不净。”师然之,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

  相关故事:两个泥牛斗入海

\

  洞山良价禅师问潭州龙山和尚:“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住此山?”龙山说:“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两牛相斗的意思,是指未开悟之前,自己的前念与后念往往是矛盾的,自己的过去与现在是冲突的,自己与外界是对立的,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想法是不一致的。以自己的内心来说,前念和后念不断进行沟通、商量和较劲、挣扎,就像两头蛮牛斗个不停。以自己和外在之间的关系而言,几乎每个人都希望所有的人、事、物,都能让自己称心满意,适应自己、配合自己、认同自己,便所谓“得心应手”、“吉祥如意”了。事实上并不尽然。你希望人家对你言听计从,对方倒希望你百依百顺;即使是自然环境也常有天灾地变、风霜雨雪等的障碍。所以,当自己的心无法掌控主宰环境时,总觉得环境跟自己过不去。当你在努力克服人为或自然环境的困扰时,就相当于笨牛相斗。

  但此处讲的是泥牛。泥牛入水,很容易溶化,一旦遇到足以稀释它的力量,马上就不见了。泥牛入海,还能不被溶化吗?人往往坚持个人的主观意识,那是因为尚未悟得智慧,一旦开悟见性,便知自我中心的固执情绪,就像是泥牛入海,无形无影了。

  洞山良价禅师问潭州龙山和尚是如何开悟的,悟境如何;龙山和尚比喻说:“我见到两头泥牛相斗,到海中就不见了,直到今天还没有消息。”意思是未开悟前的自我很固执,遇到什么都要斗:自己跟外境斗,外质也跟自己斗;向外斗环境,向内斗自己。之后,外斗内斗的行为再也不发生了,仿佛泥牛入海,太平无事了。此时心中了知:斗是虚幻的情执,一旦有了智慧,便超越对立与统一,根本无从斗起。这句话透露出开悟以后是多么的洒脱自在;至于未开悟的一般人,在跟别人斗或跟自己过不去时,不妨想想这句话,学学泥牛入海吧!

责任编辑:DN010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