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佛教频道 > 盛世菩提 > 智言智语 > 正文

热闻

  • 图片

明海大和尚:学禅五感

2013-08-27 10:56:35  来源:禅刊

\
明海大和尚

  “学禅五感”,这样一个题目开头便错。为什么呢?因为学禅不是去寻找某种感受。佛学里讲“有受皆苦”,只要是感受都是苦。但是说话总得有一个由头,所以我想了几个由头,冠之以这样的题目,作为跟大家交流的一个方便。

  我们接触禅学的人经常会问什么是禅。“禅”这个字是梵文音译,全称“禅那”,是佛教中最核心的修行方法,它的意思是静虑—安静状态下的思维和观察。佛教传到中国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流变,和中国文化相融合,出现了禅宗。禅宗号称佛心宗,是中国佛教的核心和精华,在历史上曾经非常兴旺和发达。禅宗之“禅”,含义跟“禅那”不同,它是指智慧,智慧的心。如果你问禅宗的人什么是禅,他会说禅就是心,因为一切众生心里都有智慧。同时禅也可以指获得这种智慧的方法和得到这种智慧之后的境界。

  今天所讲的“五感”,其实不仅仅局限在学禅,应该是包括了在整个学佛过程中都有可能会发生的情形。

第一种感受——归属感

  我们学佛、学禅,首先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归属的问题。归属几乎可以说是人作为个体的一个普遍的需求。我们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哲学著作里面,会一再地碰到他们对人类、对个体的人在生命旅途中这种孤独处境的思考。唐朝诗人陈子昂有一首名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写出来,肯定也有他自己当时的一些生活背景,但是他也从形而上的角度,描绘出一个个体的人来到这个世界,那种孤独、怆然的感觉。天地广大,时空无限,一个个体的人几乎是被动地来到这个世界,他的归属在哪里呢?

  《大乘无量寿经》里有一段话,也描绘了人的这种处境:“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这段话很有文学意境和哲学深度,这里面有四个“独”:“独生独死”,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没有人给我们做伴,是“独”的;死的时候更不会有人陪我们死,所以佛教里有一句话叫“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死的时候,什么都带不去,只有我们过去所做的善业恶业—当然这个业是投射在我们内心的—会跟随我们到下一世。“独去独来”,其实你们想想,人生的“独”不光是这四个,你做很多事情,你的感受只有自己知道,你创业的艰辛、很多的问题都要自己去面对。我们生病的时候没有人能代替我们痛,即使是孝子孝女也不能,所以说“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地藏经》里也有这样的话,“父子相逢,无肯代者”,就是说即使亲如父子,但是人生的一些遭遇、感受也没办法互相替代。

  西方哲学家关于人的孤独处境也有很多表述,像存在主义哲学所描述的人是很可怜的。那么这样一种处境下的人,他必然会有寻求归属的需要和行动。我把这种归属概括为三种:

  第一种是族姓的归属

  这是指我们的家庭、血缘、宗族,还有你所置身的种族。中国古代的家庭和现代有很大差异,古代的家庭非常之大,所以《大学》里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时候要齐的“家”,不是我们今天三个人、两个人的家,那是一个很大的家族,我们从《红楼梦》里可以窥见一二。在那样的大家庭里,一个人在成为社会人之前,已经先在家里接受了道德训练,乃至很多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比如处理人际关系、合作能力等等。我曾经接触过一些这样的妇女,她们特别善于做一个团队的协调工作,事后问她,果不其然,她曾经生活在一个比如说“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面。在那个大家庭里,这个妇女只是一个儿媳妇,但是因为人事复杂,所以她练就了出色的协调能力。

  人的归属需求首先表现为对家庭的依赖,对自己所出生和置身的那个族姓的思想感情上的依赖。事实上,我们所出身的族姓和家庭是我们来到这个世间的第一个学校,它确定了我们基本的气质和价值观,还有思想感情的基本格局。我们在外面上班,不管多累,一旦你想到后面还有一个家可以退守,那你的心里就会增加一点力量。所以以家庭为归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责任编辑: 崔容菠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香港在线 中国 国际 军事 社会 言论 教育 图片 访谈 财经 产经 宏观 食品 金融 科技 娱乐 体育 明星 健康 女人 汽车 艺术 佛教 副刊 历史 电视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