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与北大同学的对话

2013-05-31 10:30:31  来源:大公网佛教

  同学:我提一个关于吃荤吃素的问题:比如中药里有些用动物的材料作药引,或用酒做药引,法师能不能吃?另外,现在科学证明,植物也有感情,那么植物是不是也不该吃呢?

  法师:至于吃荤吃素的问题,如果说动物不能吃,植物也不能吃,那我们除非不吃饭。如果当药的话,这在戒律里面也是开许的。我们不吃动物,是从佛教的慈悲观念出发的,目的是为了长养人的慈悲心。在南传、藏传佛教里,跟我们汉传佛教不太一样,他们也不一定都吃素。但是汉传佛教就规定要吃素。并且在佛教的观念里面,不吃荤跟不吃肉的概念也不一样:不吃荤是指不吃葱、蒜、韭菜之类的才叫不吃荤,不吃肉只是说不食肉,跟不吃荤不一样,但是我们通常把不吃荤就当成不吃肉。既不吃荤又不吃肉,才是吃素。吃斋又不一样,在吃素的基础上,根据戒律,过午不食才叫做吃斋。这也就是说,我们对佛教的许多认识常常是错误的。在社会上,在一般人的认知中,误解程度就更深了。所以,社会上流传的很多观念,不一定是对佛法的正确认识,不能从中了解佛教的道理。我们佛教有很多戒律、很多教规,这些都是为了维护四众弟子修道,维护大家如法学修的。

  同学:法师您好!144天前,我上大三的弟弟去世,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世界上真的有因果报应吗?为什么我家都是好人,还要遭受这样的痛苦呢?并且,人死了,真的有灵魂存在么?为什么我会一直感觉我弟弟还在眷恋着我们家呢?

  法师:因果肯定是有的,但至于自己怎样痛苦,这都来源于执着。所谓执着就是自己想不开。人死了,就是换一个地方住,如同换一件衣服穿,他会再去投胎转世的。人有生老病死,迟早都是会死的。有些人20岁就死了,有些30岁,有些40岁,有些能活到一百岁,最后还是要死,只是我们通常习惯性地觉得人一定要等到70、80岁才会死,而不会觉得20、30岁死也是正常的。实际上有些人死得更早,有些人可能还没有落地就死了,也有人活几个月就死了。这是不是因果呢,肯定是因果。我们整个地球上,堕胎的人有多少?胎儿也是一条生命啊!全球每年有多少儿童因饥饿和疾病而死?这都是有因果的。但是死了不等于没有。你的父母善良,这是你父母的因果,子女们又是另外的因果,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因果。当然我们的因果,跟别人的因果会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还在我们自己。他过世了,也许会去更好的地方,也许会去更差的地方,这由他的业力决定。对于我们来说,关键看自己怎样很好地对待。世间上本来就有顺境与逆境,有悲欢离合,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无常。无常,是世间的本质。人的生命,周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所以要想开一点,否则你自己会很难受。

  同学:龙泉寺提倡“八宗并弘”,但是我觉得我自己学不了那么多。有没有这种可能,一部分法师带修净土,一部分带修禅宗等等?

  法师:八宗并弘,不是说让每个人什么宗都学,实际上也是学不过来的。八个宗派,都是佛法,如果你能够精进地学任何一个宗派都是可以的。要是一下子想什么宗都学,也是学不会的。我们学佛法,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能吃多少、喝多少,就按量吃喝,吃到肚子饱就可以了,是不是?你自己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很简单。

  同学:法师,我们那边没有什么寺庙;即使有,也是那种不是很正规的寺庙。

  法师:那你可以把她带到龙泉寺来。(众人笑成一片)她看到你们这么多人,马上信心就起来了,是吧?你把她带到别的地方,本来就没有佛法,她信什么?没东西可信啊!让她到这里来看看,这里很热闹,听到佛法了,信心就会起来了。是不是?那么,我们现在还在修行,肯定还有烦恼,只有到成佛了,才会没有烦恼。就是因为有烦恼,所以要修行啊!修行才能够把我们的烦恼一点一点去除掉,是不是?比如我们要建一个大殿,我现在就很烦恼,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快点把它建起来啊!(有人已经笑得喘不上气了)

  同学:我觉得我们大部分同学对寺庙的印象就是“庑殿顶”,今天到这边,我却大吃一惊,有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现代化设备在寺庙里也是随处可见,还听说新区要建三千人的大殿。我想问的是,现代佛教跟以前的古老佛教是不是不太一样了,它们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会不会变质?在这样的条件下,现代生活对你们的学修也是有很大冲击吧?那你们的日常修行、生活,会不会因为受到现代生活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你们是怎样在这个环境下,还保持修行的心态呢?谢谢。

  法师:这也很正常。不要说几百上千年的传统了,五十年前,三十年前,那个时候有几个人家里有电话、有手机呢?那时谁家里能有电话,就不得了了。手机、电脑更不可能有。可是现在,手机、电脑、汽车,所有一切应有尽有,这是社会发展的潮流。如果寺庙里不用麦克风,不用电灯,不用电话,那你们就来不了了——你们联系不到我们。它只是一种工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弘法,所以特别要借助这些科技的成果。至于说我们要怎样修行,这就是比较大的题目了。现在人的根机跟过去人不一样,过去人的头脑比较单一,比较单纯,现在人比较复杂。在寺院里,关于怎样学修,我们也一直在摸索、探索:怎样弘法大家比较喜欢听、比较容易接受等等。不仅是佛教,每个宗教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不仅是宗教,教育也是一样,文化也是一样,它都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常常谈到全球化,也有些人反对全球化。全球化的话,我们传统的一些价值观,传统的区域文化、伦理道德、社会结构,都会受到一定的冲击,这已经是一个客观趋势,不可避免,包括宗教也是如此。不是说你想不想的问题,整个时代潮流就是这样的,它会冲击到每个角落去,不可能说一个寺庙、一种宗教可以孤立存在,它势必要跟社会、跟人群联系在一起。只是有时候我们自己很天真地认为能够孤立存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关键字: 学诚法师 北京大学
责任编辑: 崔容菠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中国 军事 言论 图片 财经 产经 金融 汽车 娱乐 明星 生活 科技 书画 报纸 香港在线 国际 社会 教育 副刊 食品 会展 宏观 体育 健康 女人 人物 历史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