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禅修”的兴起
可能是因为过于热闹,这里没有一个禅修者,在几百个印度教徒的包围中,只有包括副主管Muditapal在内的三个僧人。这里规模不算小,有一个约500平方米的大会场,还有两栋宿舍楼,几乎都来自世界各地禅修者的捐赠。
其中的一栋宿舍楼是在2007年建成的,宿舍楼的门口有一块标牌,上面写着上百个捐赠者的名字。宿舍楼内部看上去很普通,筒子楼,每个房间不是很大,最多20平方米,摆着两张或三张小床,有单独的卫生间。
在二楼和三楼的尽头,都有一个冥想室。冥想室里现在空空荡荡,正中挂着一张佛祖的画像,下面放的是中心创始人拉斯特帕拉长老的照片,还有一些关于冥想的知识图表。
冥想室的门口,挂着一张已经很陈旧的每日冥想时间表。时间表从早晨5点开始,一直到晚上10点,都有严格的日程安排。早晨5点起床,然后是洗漱和行走冥想,5点30到6点30是集体冥想,上午9点又是行走冥想。几乎每2个小时要进行集体冥想。上午9点要沐浴,中午11点吃饭,下午3点半喝茶,而在这些行为前都加上一个副词“全神贯注地”。下午5点,是和老师进行反馈和讨论的时间,之后又是行走冥想。
副主管Muditapal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每年来这里禅修的有200人左右,以欧美人较多,尤其是美国人。每年的禅修课程通常从11月开始,到9月中旬时,已经有20人预定了课程。
这种禅修课,目前更主流的称呼应该是内观(Vipassana),这是印度最古老的自我观察技巧之一,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
内观中心的授课和住宿是免费的,运作的经费都来自禅修者事后的捐赠。所有参加内观课程的人在课程进行期间都必须遵守“神圣的静默”——身体、言语及意念的静默。学员之间禁止有任何形式上的沟通,不管是比手势、手语还是写便条等等都不被允许。
内观禅修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大热,在中国都市白领中间也有很多追随者。尤其是美国,据说美国的禅修中心比中国的寺庙还多。
佛教真正引起美国人的重视,始于1893年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宗教会议”。会上有两位东方的佛教僧人唤起了美国人对佛教的兴趣:一位是日本临济宗禅师释宗演,他的随从里有一位是后来名满天下的铃木大拙;另一位是斯里兰卡的达摩波罗。此后,佛教,尤其是日本禅宗逐渐在美国立足。
真正将禅宗在西方推而广之、落地生根的,则是另一位日本禅师铃木俊隆。铃木俊隆于1959年5月到美国推广禅宗,在旧金山建立了禅修中心,并在加州卡梅尔谷地成立了西方第一所禅修院,向金发碧眼的洋人一切从头开始教导他们念诵心经、打坐经行、戒律……铃木禅师的著作《禅者的初心》,被奉为现代心灵修炼的经典。美国苹果公司创办人乔布斯就曾经是他忠实的追随者,也曾经在禅修中心禅坐修行。
其实不仅是禅修,甚至佛教,也在西方国家开始了复兴的潮流,至今方兴未艾。
“我觉得佛教在西方国家的流行有两个因素,一是因为西方人信仰其他宗教时间已经很久了,比如基督教,我们对基督教的信仰和文化太了解,而佛教对于西方国家是很新鲜的,很多人开始了解佛教后会发现,和他们内心的信仰比较接近”,在菩提伽耶的一个咖啡馆,加拿大人科克伍德(Kirkwood)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还有一个原因是,西方国家的发展过于追求极端物质化的享受了,很多人发现,这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快乐,“但是佛教能给人们一个期待,引导你去寻找内心的快乐”。
在他看来,虽然禅修在欧美越来越流行,但其实很多欧美人并不真正了解佛教,“他们并不了解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什么区别,加拿大也是如此,佛教徒只是极少数的人群,这并非因为佛教不好,或者信仰佛教会受到羞辱或歧视,只是人数很少。”